Tuesday, June 19, 2007

個人語言能力的雙峰現象

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來說, 英文基礎可說是台灣英文老師幫我打下的, 我自己從國中開始就意識到營造學習英語環境的重要性. 不過畢竟家裡也不是挺富有, 不像我家教學生一樣可以請英文家教老師, 也沒法像富家子弟一樣可以每年寒暑假出國遊學 (生平第一次到美國還是二十四歲那年參加聯合國青年大會, 接受部分補助才可能成行), 只好跟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樣聽英語教學廣播, 讀大家說英語, 空英, 常春藤等之類的雜誌. 高中時去摩門教會練習英語, 吃飯時看 CNN. 那時候的英語程度說好還不夠, 但至少可以推甄上前幾志願的英語外文系.

很多人應該想過, 自己大學畢業時聽說讀寫能力是母語人士的國中還是高中程度?

答案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一般科目的語言能力很可能高中程度都不到, 專業科目的語言能力 (只限於自己大學的主修) 才可能有大學程度! 這是台灣英語教育結構性的問題---個人語言能力的雙峰現象.

中間的落差是怎麼產生的?

一般台灣學生的語言學習過程, 從來就不是接受雙語教育, 也沒有這樣的環境. 用中文學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科等就已經霧煞煞了, 更遑論要自己刻意用英文學習. 但是 photosynthesis, capillarity, monad, sodium hydroxide 卻是美國國中生應有的字彙, 生活中充斥著這些看似專有名詞, 但在母語人士眼中卻是常識的單字. 於是產生一種怪現象, 自己專業領域所使用的詞彙很困難並不造成問題. 但中學一般科目的詞彙卻所知不多, 更別說大學其他專業領域的詞彙了.

英檢, TOEFL, IELTS 考得好, 就等於聽說讀寫能力佳嗎?
履歷表上語言能力一欄問的是一般的溝通能力, 還是聽說讀寫(當vt.用)一般科目的能力?
若是後者, 我猜台灣 98% 的大學生都不及格. (2% 是華僑, 富家子弟或教授的兒女).

各位若不是從事翻譯工作的話, 還不必那麼擔心, 只要讓你的語言雙峰像聖母峰一樣高就好了. 可嘆像口筆譯員的話, 既要廣, 還要深, 因為可能今天必須翻譯光電, 明天換生科, 後天來個智財權. 不進行"orogeny" 的話 (讓我中英夾雜一下, 紅寶石小姐請不要瞪我), 語言的深壑不會變高原.

若要加入那 2%, 埋怨自己投錯胎是無濟於事的, 我認為這個 orogeny 就是要重新學習英語, 水平及垂直式地進行. 水平式就是要廣泛學習各科知識及詞彙, 垂直式就是彌補從國小到高中各科英語能力的缺口. 過去學生時代大多用中文學習, 這個英文的學習歷程大概得花個十幾二十來年吧.

至於這麼做來不來得及靠翻譯混口飯吃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 語言學習本就是一輩子的事, 誰跟我說他可以速成的請他去找小叮噹.

現在各位了解我為什麼要找美國學校的課本了吧?

6 comments:

MacMing said...

我在日本有買到給當地小學生看的「美國教科書」耶,那時買了一本(英、日對照),就是想來看看美國小學普通科目在講什麼。相信天母一帶應該也有賣,如果你想看那本書改天帶到宮中借你。

TJ said...

太好了, 感謝銘哥 (忘了您在宮中的稱號了, 真是大不敬)><

Betty said...

您可以稱他精靈,翻譯精靈,小臉精靈都可以
簡同學這篇真的是好文
我也很想知道該怎麼造山
問問李櫻老師不曉得會不會有答案...

TJ said...

To Betty,
Thank you. That's a good suggestion. Maybe we could ask Prof. Lee some day before we leave Taiwan.

Ithaca said...

學長真的好認真。Like I sais, 你一定會成功:)(已經說很多遍了,還是要再說一遍)

TJ said...

To Grace,
Thank you for being so encouraging. :)

Google Web Definitions (by Jorge Sie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