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倫敦媒體參訪 3 OneWorld

2007 年十二月六日

這次參訪 OneWorld 正好碰上聯合國於峇里島舉行的氣候變遷大會, 怎麼說呢? 我們目睹了OneWorld 工作人員運用第二人生 (Second Life) 軟體和世界各地的公民一同參與虛擬記者會. "虛擬"或許不太精確, 因為這場會議的確在峇里島進行, 只不過是透過虛擬的環境讓大家都有機會同步參與.

面對鏡頭的那位女士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度分會 (WWF India) 的能源氣候政策協調人 Ms Shruti Shukla, 右方訪問她的那位男士是 OneWorld 的線上編輯 Daniel Nelson. 鏡頭外還有兩個工作人員: 一個在攝影的同時, 另一個在 Second Life 裡面負責蒐集整理來自世界各地與會者的問題, 再交由 Mr Nelson 提問.

那螢幕上其他的路人甲, 路人乙是誰呢? 他們就是那些世界各地的與會者, 用化身 (Avatar) 代替他們在虛擬世界中出席這個記者會. 這時候, 位在倫敦的 OneWorld 工作人員也問我們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 我想了一下說 What would developed countries do if they fail to meet the objectives in Kyoto Protocol by 2012? 只見我身旁的小姐趕緊敲鍵盤, 一指按下, 我的問題隨即由她的化身送到幾千公里外的現場.

驚嘆這項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 我腦中浮現一種超現實後現代拼貼的圖像. 看著眼前的電腦螢幕, 演員 (我們的化身) 與觀眾 (控制化身的我們) 之間的界限模糊了, 我們要透過虛擬世界的化身來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容易做到的事 (飛到幾千公里外開會). 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虛實界限解構, 距離感消失, 分不清主體為何.

如果這還太抽象, 就想像你自己拿著照相機面對鏡子自拍. 鏡子裡的你/他也拿著照相機拍你/他自己, 那到底是你拍他, 他拍你, 你拍你, 還是他拍他呢? 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這段文字"模糊" 的敘事效果了, 你vs他界線瓦解, 所以在選用代名詞的時候, 分不清是你還是他.

想像你現在拿的不是相機, 而是鏡子, 複雜程度可見一斑. 這個小時候大家都玩的遊戲, 沒想到可以牽扯出後現代主義這麼抽象複雜的概念吧?!

幾分鐘後, 我從超現實的沉思世界中回神過來, 仍有許多疑問. 為什麼不開視訊會議就好了? 為什麼不用 Skype, MSN 等方式開會?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用化身來代替我們提問?

另外, 就民主參與的層次來說, 也有潛在的問題. Second Life 的運作概念雖然不難, 但對於許多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居民而言, 連買麵包都有問題, 怎麼可能有電腦, 上網, 用 Avatar 開會呢?

我得到 OneWorld 的說法, 不是挺令人滿意. 這些問題就留給各位想想吧. 有興趣的人可以寫信或留言討論.

該會議已經上網, 也可點選這裡觀看.


No comments:

Google Web Definitions (by Jorge Sierra)